首页 > 银行 > 正文
鲁南财经网

银行降薪“明里暗里”? 员工工资总体与利润大致挂钩

2020-08-09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侯潇怡 辛继召 李玉敏点击:

       银行降薪“明里暗里”? 员工工资总体与利润大致挂钩

  但不是直接下调,而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调整,例如工资原来只有1/3和业绩挂钩,现在2/3和业绩挂钩,由于今年业绩难做,工资变相下降。

  这其实属于一种“隐形”降薪,隐形的方式多样。

  昨晚开始,一则关于银行大幅度降薪的传闻在社交媒体流传。

  传言直指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中信银行对传闻暂未有回应。不过,中信银行母公司——中信集团7月已发文开展2020年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专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信集团7月发文要求,达成费用成本“双控”、质量效率“双升”,实现2020年度开源增效50亿元、节流降本100亿元目标。此外,有国有大行人士表示,今年薪酬总额有所降低,降幅具体比例不清楚。

  但一些国有大行华北分行人士反馈称,当地不良高发,部分基层员工只能拿到底薪。导致新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接下来的总额控制下的调整,也应对基层员工有所考虑。

  其实降薪并非局限在国有大行与股份行。

  浙江区域内某城商行一名老员工透露,“我们这一波降薪,都是落到了基层员工,一名工作了近20年的普通员工,月薪只有3000元了,不及他们家每个月请个钟点工接送孩子上学的费用。”

  “银行的利润不是靠省出来的,是靠赚出来的。”一位华东城商行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不良管控就更加的重要,全行少出一笔不良,就够全行员工食堂吃一年。

  8月7日凌晨,有消息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回应薪酬问题时均表示,截至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安排。

  先压隐形成本

  8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信集团7月中旬发布2020年度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专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达成费用成本“双控”、质量效率“双升”,实现开源增效50亿元、节流降本100亿元。实施主体覆盖集团、股份、有限三层总部与各一级子公司,由各一级子公司向下属各级子公司层层传导分解管控目标。中信集团总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朱鹤新任组长。

  中信之外,一家华南大型央企人士表示,该企业去年就已大幅降低员工总体薪酬。工资总额往年都有5%-10%的上浮空间,今年是零增速,如果完不成增长目标,可能还要降低。

  一位四大行分行人士表示,该行今年薪酬总额有所降低,降幅具体比例不清楚。以前一般一季度因为考核方案没下来会卡得比较紧,二、三季度会松一点,但半年已过,二三季度没有补充一季度预留的额度。“只不过大行员工工资基数低,所以个人没有明显感觉少了很多。”

  一位四大行华北分行人士表示,该分行基层员工目前工资本身就很低,每月保底2500元,已经降无可降。但目前整体仍要控成本,该分行两年内新员工离职率高达70%。

  大型公司薪酬会如何调整?首先来自于非人工成本等“隐形”成本压降。“我们信用卡中心去年以来效益不好,差旅费用几乎一刀切砍半。”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

  中信集团也在通知中表示,原则上管理费用总额(不含人工成本、折旧及摊销)同比下降10%以上。各子公司应结合上半年管理费用支出情况,充分考虑疫情影响,主动加大压降比例,特别是压降会议费、差旅费、出国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业务宣传费、车辆费、租赁费、营销费等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提出合理的压降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中信集团的资产、营收和利润十分依赖中信银行。在中信集团的收入结构中,来自中信银行的资产、利润占比接近90%。

  一般说来,在人工成本方面,金融机构薪酬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工资总额,二是每个员工的薪酬。对于工资总额,有明确的监管规定。由于大部分金融机构属于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近两年来,相关部门正在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

  人工成本的升降要考虑多种因素。另一上市股份银行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分行今年变相降薪。但不是直接下调,而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调整,例如工资原来只有1/3和业绩挂钩,现在2/3和业绩挂钩,由于今年业绩难做,工资变相下降。

  这其实属于一种“隐形”降薪,隐形的方式多样。

  “我们早就有所降低,比如以前每年公积金会增加一点,今年公积金不给涨了。”一位国有大行华北分行人士称,当地一家大型国企是其客户,如果爆雷导致分行业绩亏损,薪酬就可能下降。考核规则调整很快,有的考核项目完成后以前还给予奖励,现在完成不给钱了。

  不过,也有大行沿海地区分管薪酬负责人称,其所在机构并没有下调薪酬。一家金融企业的工资总额每年大致恒定,银行企业内部则是在总行、各分支行之间分账。总行、分支行在工资上的分配规则是参考各家机构存贷款额、拨备后利润、不良贷款、员工人数等情况。

  薪酬如何确定

  “规章制度在那里,营收、利润如果年终有变化,薪酬肯定有变化。”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券商、保险、基金、信托等都是高竞争行业,固定或者基础保障本来就很低,大家都是靠业绩奖金。

  另一大行总行人士表示,该行尚未大幅下调。但银行核定工资都是工资包和利润挂钩,利润少了自然薪酬少。

  在总额控制的情况下,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由于基层员工工资普遍较低,在接下来的薪酬调整中,高管工资和子公司会有所下调,但基层要适当加一点。

  有政策性银行员工反馈称,存在降薪,但对于降多少,现在还没出具体通知。

  对于基层员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1月,财政部印发《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细则》规定,金融企业集团总部职工、高级管理岗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此外,金融企业应当制定工资追索扣回制度,如在高级管理人员、相关员工职责内发生风险损失超长暴露,金融企业有权在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已发放的工资追回,并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

  上述细则给出了金融企业薪酬的具体测算公式:金融企业当年工资总额=上年度工资总额基数×(1+W);其中W为工资总额增幅,以Y作为函数计算确定;Y=联动指标增幅×综合考核系数。当-20%≤Y≤20%时,W=Y;当Y>20%时,W=20%+arctan(2.5Y-0.5)×20%/π;当Y<20%时,W=-20%+arctan(2.5Y+0.5)×20%/π。

  其中,银行、券商等的联动指标增幅与一般净利润增幅,保险公司可选取净利润增幅和营业收入增幅加权指标,权重分别为60%和40%;对于净利润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经申请可增加营业收入增幅作为加权指标,权重原则上不超过30%。综合考核系数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考核目标实现程度确定。金融企业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适度下降。其中国有资本减值幅度超过10%的,工资总额降幅原则上不低于5%。

  上述规则较为复杂。一位金融研究院人员解释称,工资总额通过反正切函数确定,通俗的来讲,考核指标涨幅超过20%后,工资涨幅就很小了,基本涨不动。但是要是干差了,工资和考核基本上线性同比例降低。简而言之,若企业效益不佳,净利润负增长,则工资总额可能会被下调。

  此前,财政部2019年10月印发《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办法》,金融企业响应国家宏观政策不到位,服务微观经济、实体经济情况效果不明显,或者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应当下降。反之则在同期经济效益增幅范围内确定总额。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监管部门早已警示银行利润负增长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于5月称,银行后期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明显加大,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银行有必要做好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

  (作者:)


责任编辑:赵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