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匠心,在传承中创新
2020-09-29来源:鲁南财经网 作者:综合点击: 次
手执画笔,屏气凝神,笔触收放之间,瓷盘泥坯上便“长”出一丛幽谷之兰。
安际衡爱兰,他养兰画兰,赏兰之高洁品性;安际衡更爱瓷,他执着坚守“传承并发扬光大磁州窑文化”的初心。
安际衡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磁州窑艺术馆馆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人大代表。4月2日上午,在他的工作室内,面对记者,他画兰抒臆。不改初心,把磁州窑当一辈子的事业。
“北有彭城,南有景德”。肇始于磁山文化时期的磁州窑,在我国陶瓷窑口中最具文化艺术特色,鼎盛于宋、金、元,延续于明、清、民国,千年窑火不熄,不仅开创了文人水墨瓷画、彩绘装饰艺术的先河,更成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的“活化石”。
出生在峰峰矿区彭城镇陶瓷技工之家的安际衡,父亲做过陶瓷厂成型工,母亲则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工。“一天能在几百个瓷坯上画出各式精美的图案,看得入迷了,我的手也会不自觉地跟着比划。”耳濡目染中,“磁州窑”成了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199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毕业后,安际衡离开北京回到峰峰,踏上传承发扬光大磁州窑之路。1995年,他创建了“安氏磁州窑坊”。
当时,磁州窑技艺人才或出走或改行,传承面临人才断档的窘境。但这些,都没有动摇过安际衡“把磁州窑当一辈子事业”的决心。
创业初期,从找场地到购原料,从搞设计到出产品,他身兼数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并没有觉得多苦多累。倒是“找人”,让他颇费心思。
有一天,听说某陶瓷厂有位技师会磁州窑的关键工艺——手工拉坯,安际衡立刻跑了过去。可是,要拉的器形却让这位技师连连摆手:“荷口瓶?做不了!梅瓶?也做不了!顶多能拉大碗和简单的陶罐。”技师的话让安际衡有些失落。
几经周折,安际衡从陕西请来了耀州窑陶瓷拉坯高手——孟明德师傅。此后八年,安际衡持之以恒,潜心学习。姚彦辉等几位较早来到企业的员工,则在孟明德老师的指导下,日复一日,摔泥、揉泥、拉坯……慢慢地,陶泥在他们的手中有了灵性,变得越来越听话。
不断的实践、体悟,姚彦辉、杨晓梅等一批技术骨干成长起来,不仅成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姚彦辉也开始带徒弟,培养了很多拉坯技艺的新传人。
2002年,“安氏磁州窑坊”更名为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员工也从最初五六个人壮大到130多人。通过安际衡等人的努力,荷口瓶、梅瓶等磁州窑经典器形逐渐丰富起来,白地黑花技法、黑剔花技法、红绿彩技法等手工刻瓷、绘瓷等传统装饰技艺,也开始得到恢复……
2012年,安际衡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磁州窑烧制技艺传承人。
怀着匠心,在传承中创新
峰峰矿区元宝山脚下,坐落着一座融合盛唐建筑风格、现代设计感极强的艺术馆——磁州窑艺术馆。这座艺术馆的创建人正是安际衡。
艺术馆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2012年安际衡个人投资修建的国内最大的磁州窑专题艺术馆。馆内,千余件磁州窑文物和现代精品交相辉映,让人在时空穿越中,感受到千年磁州窑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
磁州窑首创中国文人水墨瓷画,题材涉及古典文学、文人诗书、神话传奇等,而磁枕,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何让这一极具文化意蕴的瓷器走进百姓生活,安际衡颇费心思。
一次和云南白药集团负责人的偶然接触,激发了安际衡的灵感:能不能把云南白药的中药包装入磁枕,缓解人们因紧张、焦虑带来的睡眠困扰?此后,经过不断尝试、改进,大家陶艺与云南白药成功合作,开发出配有不同功效中药包的药枕。2018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睡眠产业博览会现场,这款药枕深受参观者青睐,“一会儿工夫,带去的60余方药枕就被抢空,还和多家销售商签了订单。”
创新,永无止境。秉持“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设计理念,如今,大家陶艺公司开发出磁州窑仿古瓷、装饰瓷、陶艺茶具、餐具等系列产品、1000余个品种,“磁州安氏”商标,被评为“河北省首届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
靠着执著的努力,安际衡的艺术创作也多次荣获金奖。他创作的磁州窑作品《吉祥荷口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金奖”;作品《阳春白雪》获第10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作品《敦煌风韵》在“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中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