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黄震:互联网金融仍需规范与创新并重
2017-01-13来源:网易 作者:综合点击: 次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仍需规范与创新并重)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要求,2017年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笔者以为,互联网金融在2017年的发展,仍需规范与创新并重。稳字当先,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落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处置相关领域的风险点;同时要以创新的精神提高和改进监管,特别是要用互联网技术驱动监管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才能真正做到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呼唤规范与创新并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创新驱动下,目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已成公认的长期趋势。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规律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其市场机制还没有磨合成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测和管理尚为薄弱,导致某些领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甚至问题频出。只有在创新中加强规范,在规范中支持创新,互联网金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最初2001年央行科技司提出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改进技术、提高效率。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市场需要而激发出草根金融的野蛮创新,狂飙突进的互联网金融被人理解为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股权众筹等创新金融模式。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标准和监管,民间金融搬迁到互联网空间之后风险积聚和转移比线下更加快速,风险事件也不断发生。规范发展成为P2P网贷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呼唤监管、拥抱监管是当时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主流声音。
按照2015年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及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属于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在《指导意见》中分为两支参与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形式,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创新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从2015年开始,打着P2P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和比特币交易市场风险事件不断爆发,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稳定和资金安全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互联网金融在风险监管方面的问题,以避免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偏,甚至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经过三年的不断集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整治已经刻不容缓。2016年4月,国家统一部署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治工作,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力度。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民间金融进入互联网金融依然需要规范与创新并重
互联网金融曾经被视为民间金融转型升级的方向,但是由于伪互联网金融平台搅乱了这个市场,引起很多人的恐慌,也引起了市场的紊乱。当民间投资、民间金融进入危机状况时,不仅会影响一个案件、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还可能引起整个经济生态的改变。进入新常态之后的我国经济发展如权威人士所说的呈“L”型,短期内经济不会反转式复苏,很多投资人持币观望,就会引起更多的产业嗷嗷待哺,缺少资金的投入。这时候进行一场打击非法集资和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行动是有必要的,可以出清市场,提振投资人的信心。
由于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技术创新支持,部分民间金融从业者只是换了一个马甲,过去做民间借贷、小贷公司甚至做高利贷的人来做所谓的互联网金融。首先,他们没有采用互联网技术,甚至提出所谓的“线下P2P”概念,误导了很多的媒体和公众。其次,一些骗子和违法分子也混迹其中,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老百姓没有识别能力而受骗上当。再次,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平台出现卷款逃跑、停业倒闭等事件,引发了社会问题,重演了以往民间借贷危机的情形。
当前这一轮所谓的P2P借贷危机,本质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导致民间金融危机的重演,而不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风险和引发的新危机。因此,在进行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专项行动中,仍然需要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才可能摆脱过去周期性地陷入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的这种危机之中的困境。
此外,P2P网贷的投资人依然没有在市场教育中真正成熟起来,投资人不断看着新的标签,追逐新的热点。当这一轮互联网金融被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之后,“金融科技”(Fin-tech)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尤其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所谓的新一轮Fin-tech热。如果投资人能够吸取这一轮“交学费”的经验教训,在金融科技热潮中,投资人或金融消费者会更加理性,真正重视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平衡。
互联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需规范与创新并重
2016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基本上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各大银行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力军,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现在也在纷纷发力。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设计产品、做市场营销乃至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并且是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金融创新。
基于互联网1.0时代的局域网、内部网、台式机、PC机等互联网形态,曾经导致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及时看到和跟上互联网的进化———移动互联网、手机互联网乃至可穿戴互联网,下一步是物联网,这些都是互联网形式的变化。过去做互联网金融就得创建一个网站,但现在由于用户主要使用手机看APP,看微信分享的内容。传统金融机构也在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和适应用户习惯的改变做出创新调整。
传统实体经济领域的大佬,比如制造行业的海尔、房地产行业的万达等都在产业转型升级时发现,金融分走企业利润是最多的环节之一,要让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产业一定要延伸到金融,所以实体企业纷纷布局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现在中国传统实体产业的巨头们纷纷设立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平台,布局互联网金融生态,“大佬围猎”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允许具有雄厚实力的实体经济领域的公司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角,真正开发一些具有解决本土问题的技术手段,有可能把一些真正的人才挖到这个行业中来。互联网金融在经过这一轮洗牌和规范之后,在2017年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这些企业,可能是未来创新的胜出者,可能会后发先至。
互联网金融普惠价值的实现有待规范与创新并重
互联网金融的所有优势到现在依然没有充分展现。尤其是以2013年为节点,中国进入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每个人手中进入互联网世界的接口、入口。我国政府及时地把握住了这个历史性的机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把“互联网+普惠金融”纳入其中,“互联网+普惠金融”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市场潜力,现在依然有待探索和实现。
互联网金融推动民间金融转型升级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现在很多不规范的P2P平台又继续变回去做民间金融,他们不再披P2P的马甲,不披互联网金融的马甲,继续做所谓的理财、借贷、担保等业务。但这种历史的倒退不会长久。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大潮已经告诉大家,未来的趋势必然是基于互联网来做业务,所谓“线下理财”、“线下借贷”等也活不了多久。过去三年互联网金融让小贷公司生意没有那么好做了,小贷公司在2015年后已经呈现下降趋势。继续推动中国民间金融转型升级,依然要凭借互联网技术创新,否则的话,民间金融周期性危机无法解决。
国家要打造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必须要有新的金融模式、金融业态。尤其是我们要推动“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没有小而美的小微金融的支持,创业者融不到资,不可能去创业。我们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双创”,需要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方式和快捷的小额资金支持。2016年国务院发现民间投资大幅下跌之后连续召开常务会议和视频会议,发动地方政府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要求改善民间投融资体制,也需要互联网金融规范与创新并重和参与其中。
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在风险整治之后的政策制定方面要适当宽松,为创新留出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要实现风险整治之后长效机制的建设,必须加强控制风险和治理机制建设并举,坚持监管机制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相配合的逻辑。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控制风险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安全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普惠金融的目的。
(作者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