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走向辉煌的山东莱芜生姜产业
2017-12-27来源:央视网 作者:综合点击: 次
食以安为先,安以责为要。生姜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餐桌上须臾不可或缺的保健品和调味品。多年来,山东省莱芜市作为重要生姜种植基地,历经规模由小变大、产业由弱渐强的历史演替。时至今日,生姜产业已经成长为莱芜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创汇产业。在这背后,是广大姜农姜企始终坚持生产“放心姜”产品、打造“保健康”品牌的持久不懈努力,小姜片铸就大品牌,一曲《生姜赋》在嬴牟大地逾唱逾响。
记者从山东省莱芜市农业局了解到,在2017供给侧改革与果菜产业绿色发展全国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果菜产业论坛上,“莱芜生姜”被评为“2017全国十佳蔬菜地标品牌”。这是继2017年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莱芜生姜”品牌价值达123.66亿元和“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又一殊荣。
近年来,按照“做强产业,做响品牌”的目标,坚持“特色、绿色、彩色”发展思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龙头挺起、基地依托、科研攀高和三产融合“四位一体”,做大叫响“莱芜生姜”区域品牌、“莱芜姜,保健康”文化品牌,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生姜品牌发展良好局面和建立“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有效机制,生姜产业走上品牌化发展路子。
挺起高昂的龙头,阔步向高端产品进军
偌大的生产车间井然有序,先进的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国际一流,生姜深加工产品集装箱整装待发。目前万兴公司依托生姜精深加工技术和规模优势,引进一流的美国整装脱水生产线,建设320亩的现代化脱水产业园和170亩的腌制产业园,形成国际领先、全球资源调配的一流调味品现代农业产业园。仅脱水产品一项,由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每年出口达到12000多吨、总出口额4.5亿元。而东兴源食品公司,大力坚持科技强企战略,引进国际先进精深加工设施,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质量标准提升让小公司实现大转型。进一步发展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姜茶”产业,“卖姜翁”系列有机姜茶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认证和第18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入驻2017“第二届有机大会”品牌榜,姜茶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到700多万元。
据介绍,近些年莱芜市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水平,生姜加工品从保鲜姜块、腌渍姜块(姜片)、姜芽,发展到保鲜、腌制、脱水、速冻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按照“集约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发展思路,集中建设生姜产业化加工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
不仅如此,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从体制上不断健全和完善龙头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把生姜特色产品品牌推向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工企业(合作组织)转型升级让传统主导产业“老树开新花”,产品打入上海、沈阳、济南等20余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欧盟、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加速地理标志的应用,进一步明晰了商标所有人与使用人的权、责、利关系,规范约束双方权利义务,促进更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将分散的农户以地理标志商标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平台,使农民共享地理标志商标增值带来的好处。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认证,莱芜市生姜品牌达到30多个,基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0%以上。
据统计,目前以生姜为主的出口、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244 家,涌现出万兴、裕源、一品、泰丰、东兴源等一大批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 万吨,姜制品率达到了30%以上,年出口生姜及制成品30 万吨。牵头领办或创办的合作社已有400多家,将20万多家农户带进产业化经营体系。
多措并举,倾力打造全国一流标准化种植基地
“在确保生姜产业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莱芜市基本市情、农情,提高生姜生产效率,只有一条,那就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莱芜市农业局局长谢天目强调指出,只有经营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很多先进的科技才可以用,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才有可靠的支撑。
基于此,近几年,莱芜市大力推行“村委牵头、农户分租、企业承包”土地流转模式,以“企业+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基地”“农户+农户”等区域联合形式,引导企业、合作社建立生姜生产基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推行生姜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
以土地规范流转为基础,按照“十有”“五要”标准,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建立生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市场监管、安全抽检、事故应急处置等规章制度,设立生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初步建立生姜产品安全“部门责任链—监管信息链—技术控制链—标准基础链”的链接模式,基本建成区域性生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规划建设发展20万亩生姜产业基地,进一步打造生姜产业地域特色品牌。
以万兴为例,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各型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0亩,自属标准化基地3500亩,搜集国内外质量标准125项,进行各项GAP试验198项,创新生产技术18项,成功取得EUROPGAP标准认证。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利用飞防作业等先进手段,从源头保障生姜品质,真正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链接农户”运行机制。仅土地流转金一项,每年给当地农民增收210余万元,人均年收可达25000余元。
同时,东兴源食品公司针对生姜连年重茬种植、盲目使用农药和加工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积极推广酵素应用技术和低盐姜片加工关键技术,生产过程引入HACCP体系、BRC食品安全体系以及IFS国际食品安全体系综合管控,大大提升莱芜生姜及其加工产品(卖姜翁头道菜)的品牌化发展水平。
近年来,莱芜市先后发展生姜专业村50余个,其中莱城区羊里镇西留村和羊里镇分别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生姜示范村和专业镇。如今,莱芜作为生姜主产区有“户均一吨姜”的说法。这里的生姜吸吮泰山之灵气,汲取汶水之精华,沿袭优质栽培之模式,促成独有的优良品质,成为历代贡品、姜中珍品、营养佳品以及重要的出口商品,标准化让“莱芜生姜”品牌叩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
科技联姻,创新驱动抢占产业制高点
12月24日,在万兴公司产品展厅,姜片、姜粉、姜茶等各种精致系列产品琳琅满目,经过精深加工特色生姜产品实现“身价”快速规模膨胀,年加工出口生姜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姜老大生姜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据总经理柳建增介绍,积极建立院士工作站,建立定期巡回技术指导新机制,探索可借鉴推广的合作发展新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效率转化孵化基地、创新搭建成科研果转化平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在生姜生产上的贡献率。
今年以来,莱芜市积极攀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泰山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生姜研发高端人才,新成立的葱姜蒜院士工作站、生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2家科研机构,开发出“食、药、卫、健”系列产品。万兴公司与江南大学、裕源食品与省科学院、东兴源食品与山农大、泰丰食品与四川省工业食品设计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从“一枝独秀”到“满园争春”,实现创新驱动抢占产业制高点,莱芜生姜品牌化硕果盈枝。
据悉,针对特色生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进生姜全产业链研究、开发、集成和创新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示范推广,打造成人才集聚的平台,科技创新的平台,示范推广的平台,国际合作的平台。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生姜试验站成功落户莱芜,构建起“1名院士+28个岗位科学家团队”的服务体系,莱芜生姜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姜产业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此外,积极培育新型现代职业农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技术人员和姜农进行培训,使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生姜种质资源圃已累计引进种质120种190个引种号,形成全国最大的生姜种质资源基地和一流的农业旅游观光园。制定《生姜生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集成创新生姜双膜一网、早春设施栽培、绿色防控、土壤熏蒸消毒、光营养综合调控、秋延迟、大型姜窖储存保鲜等安全、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积极示范推广生姜绿色安全高效轻简栽培技术。
以生姜“秋延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例,全市最高亩产10861.91公斤,平均亩产7646.12公斤。其中,农高区寨里镇魏王许村孙向伦地块,11月6日比10月16日亩增1314.89公斤,增产23.38%;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下崮村泰丰公司基地亩增1881.12公斤,增产37.29%。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提升产业效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带动资源、要素、技术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据谢天目介绍,目前生姜特色高效产业加快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拓展“两个市场”、品牌文化推介和发展特色新业态,构建一二三产交叉融合一体的现代生姜产业体系。
用国际视野全域理念谋划生姜市场化发展。通过改造升级提升市场、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培育中介组织搞活市场和放眼国内国外开拓市场。万兴公司立足买全国、卖全球经营理念,在新疆、甘肃、内蒙建立种植、加工基地,现为美国ASTA会员,成为美国味好美集团、联合利华、雀巢、土耳其KUTAS等集团的全球供应商。
充分挖掘姜文化基本内涵宣传推介生姜品牌。以特色生姜品牌注册、培育、拓展、保护等手段,充分发挥企业创建培育和宣传推介的主体作用、行业协会创新品牌产品推介方式桥梁作用,加强企业和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平台建设,把“养生保健康,天天吃生姜”的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目前,成立“生姜文化研究会”,建立“姜文化养生”公众平台,制作生姜宣传形象——“姜宝”,先后编辑出版《姜文化》5期和《莱芜生姜》、《莱芜姜 保健康》等著作,开设网店,融入“互联网+”新时代。
截至目前,莱芜市影响比较大的品牌有山东万兴食品、莱芜东兴源食品生产的“姜老大”、“头道菜”生姜制品,山东孔之道生产的“孔之道”姜汤,山东四季风酒业生产的“四季风”姜酒。“通海”“嬴牟”“绿宝”“汶源”“一品”“菜卓艳”“鲜百汇”“成地旺”生姜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鹏泉”“姜宝”“裕源”“裕康”“鲁莱明利”“齐鲁植保堂”“懒鹦鹉”“绿野鲜荟”生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姜老大”和“泰山”牌生姜被认定为有机产品。
据了解,“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现代生姜生产、经营、服务与养生文化领域的渗透,发展订单签约、产品销售、物流配送,探索建立生姜特色品牌产品网上商城,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现代生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发展具有莱芜特色的“新六产”。着力打造“姜文化”特色养生休闲园区,促进以生姜为主题的“休闲、保健、科普”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时下,莱芜生姜特色品牌化建设不再单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担当,更成为广大姜企姜农的现实路径选择。莱芜生姜甲天下,药食同源济苍生。莱芜生姜好,有口皆碑。这一切,在《生姜赋》有最贴切的赞誉:植物黄金牟国栽,养颜养气养生材。人间自有灵丹药,何累神仙下界来。(来源:央视网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