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选择了大学,还是大学选择了你?!
2018-03-15来源:新浪看点 作者:综合点击: 次
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从银行实习生的经历看家庭背景对命运的影响》。的观点是“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文章里涉及了几十个孩子,按照家庭出身(父母职业),分成了四组,分别是:1.经商 2.党政机关公务员 3.农民 4. 大城市知识分子。
是一家银行的HR主管,他不仅细致观察了这些孩子们在实习期间的待人接物、工作表现,也介绍了实习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位核心人物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方方面面。且不论的观点正确与否,也不论故事的真假,但里面所讲的故事和它们的主人公,在我看来也不算不陌生,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朋友、亲属,乃至下一代们,模模糊糊有他们的影子。
所谓的这些“人生道理”,或者人情世故,这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娃娃们未必理解,可能会觉得大人们太过教条与刻板。每个人的人生都个性斑斓,所有的路都在脚下,哪里有规律可循?
记得中学时学习辩证法,上面说“规律是客观事物间的本质联系”。有时我会觉得去探究这样的“联系”对我来说是一种兴趣,尤其是有关孩子们学习、成长、个人发展等方面。
我在培训行业工作,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很多大学生们。我自己也是家长,孩子马上要参加高考,有时我会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选择上什么大学这些问题而焦虑。每次去拜访一个大学,走进校园、和学生们聊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的孩子在这里读书,和这样的学生们整日在一起是一种什么体验,是满足的?开心的?上进的?颓废的?...
寒假前,我们要做一个有关考研的访谈,因此有机会接触了十五六个大学生。我旁听了一些访谈内容,让我得到一些有意思的发现,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学生分属两个学校,一个是排名比较靠前的985院校,以下简称A;一个是普通二本(理工科)院校,以下简称B。我们访谈的内容很多,我只旁听了部分,且只整理了那些有明显的群体一致性特征的内容,所以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是我个人的思考角度,所以更希望有学生和家长来进行交流,来帮我判断一下我的假设是否正确。
从学校排名来看,两个学校的差异无疑是非常明显的。记得知乎上的一个曾经写过,自己从普通二本校到北大去临时交换一个学期,某次课后找老师答疑一个课堂问题,几句话下来就被犀利的老师发现 “你不是我们学校的吧?”有几分气馁,又有几分服气。难道学霸真是天赋异禀吗?
虽然我们的访谈不涉及任何智商的测试和话题,但是两个学校的孩子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确显现出来一些差异。我挑选了几个问题,以&A的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因为记录下来的都是一个群体的回答一致性的内容,所以我不再区分具体人,而以A组和B组代替。
补充一点,所有的学生都是明确放弃保研机会的学生。这些孩子们个性不同,有的沉稳安静,有的张扬活泼;有的沉默如金,有的妙语连珠;家庭出身也不一样,有两三个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有六七个三四线城市,其余几位县城和农村。共性特征是有上进心,眼中有光,都很有正能量。如果我是他们的父母,每一个都会让我很自豪。
>>>>
1.为什么要考研?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两组学生提供了很多答案,包括:
1.选择一个比本科更好、自己更喜欢的学校
2.就业时有更大优势
3.借机换专业
4.学术追求5.家长要求;6.同学都在考,本专业考研率很高,跟风;7. 被培训机构鼓动,怂恿;8. 院校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们的鼓励;9.为了和男(女)朋友在一起
从这上面几个个选项可以看出,5—8选项可以归纳为“非主观”选项。值得的是,这几个选项全部是由B组同学提出的,由此推断,A组学生的决策里面起主导作用的都是主观因素,而B组则掺杂了很多客观原因,有一定的“盲从”成分。
>>>>
2.在备考阶段,是否对目标导师的学术地位、课题方向有充分的?
A组。当然,否则你考研干嘛。
B组。不用,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准备考试。考不上,想什么都白搭。
B组孩子的答案更像年轻的我自己。回想起我大学毕业时,发出的应聘信五花八门,覆盖各种行业。我从录用的几个选择里面挑选了一个职位上班,没想到也就决定了我未来20年的职业生涯方向。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来各个行业,各个职位的特点和要求吧。可是那个时候的我是真的不懂啊。
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呢?为什么A组的学生们做决定的时候更加从容,更加成熟,思考的链条好像更长一些?是思维方式使然,还是因为成绩优异,选择,所以多了几分淡定和拿捏?
>>>>
3.考研的备考准备时间?
A组:大四上学期(9月份)
B组:大三下学期开学(3月份)
其实我没有设想过在这个问题让有明显的差异。从我以前接触的学生来看,B组的答案是大部分的选择,或者还有一些学生们认为越早越好。这次A组的学生们的答案虽然不是100%一致,但绝大多数的看法是很坚定地认为3个月的复习时间足够足够。我想这里面的差异,一个是学业的日积月累,尤其表现在专业课领域的学习;一个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的自信。
>>>>
4.关于复习材料的选择。
两组学生提出的复习材料没有太大差异,包括模拟题、历年真题,回忆版真题,甚至还有目标校专业课的期末考试题等等。但这里面有一个小分歧值得,那就是成功学长的复习笔记上。
A组同学认为过来人的笔记没有价值,因为笔记的价值体现在它形成的过程中;而阅读别人的笔记,真的就跟嚼过的甘蔗一样,没有营养了。然而B组同学却持相反态度,认为研读成功学长的笔记,是一条复习的捷径。
这一点我和女儿也做过交流。女儿是很认可A组学生的看法的。她认为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也是这样。对于网上有人买卖高考状元笔记,她觉得不可理解。类似的,她还说过,我们班有的同学特别不愿意给别人答疑,好像生怕被被人学会了,超越自己。我就不,我特别愿意给别人讲题。讲题的过程也是自我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又帮助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我想这是学习境界上的差异吧。
>>>>
5. 进入复试后是否打算联系导师?
A组.当然。多沟通多交流肯定是有必要的,也算是给自己多争取一下。而且能打就不要发邮件,能去登门拜访就不要打。换个角度想,老师肯定也想从方面你。老师要带你两三年,肯定也想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资质好的,脾气秉性相投的吧?
B组.这样不太好,感觉像搞小动作一样,也许反倒让老师反感。老师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接待你呢?最多从官网上找到老师的邮件,给老师发个邮件吧。但估计老师肯定是不会回的。
我跟公司的HR聊起这个现象。她说很像公司招聘通知复试的环节。有些候选人接到复试通知时,会很详细地询问面试官的身份、主管领域、复试环节设置等等,而有些人则只是“嗯,知道了”而已。而前者往往是更自信,更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以上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几个小话题。因为我们的访谈不是定量的,因此,所有描述的现象只是一种倾向,不是绝对的;所有的推论也只代表我个人的一些主观假设而已。我的标题“是你选择了大学,还是大学选择了你?”好像也有些词不达意。其实我的本意是想说,作为一个学生,或者学生的家长,有必要深刻地洞察自己;要洞察的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要洞察的是自己的“意识”,换句话说,你相信什么?只有你相信导师愿意多给你一个机会展示自己,你才会获得这个机会。我们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后来又有人说“性格改变命运”,现在我想说“意识决定命运”。
根哥:
细思极恐,如果不是笔者一个一个问题的深入剖析,可能根哥一直都觉得A类学校的学生和B类学校的学生只是一张文凭的差别。求学之路上学生和家长期待自己孩子去知名的学校,接受适合且良好的教育,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有一份热爱的工作,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可能是我们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每位处在学龄阶段孩子家长们都会面对择校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申请的过程中。“是孩子选择了大学,还是大学选择了孩子?”笔者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即使现在大学校园开放,逛名校也不能从根本上一个学校的人文气质,而是要切身体验和在校生交流去观察他们身上具备的特质,从而确定你的孩子是否适合这多学校的“性格”。(来源:新浪看点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