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鲁南财经网

北京发行集团:打造阅读新业态 把书“卖”到心坎上

2019-03-03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综合点击:

草长莺飞阳春日,又是一年两会时。每到这时,北京发行集团越发忙碌——他们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供驻地售书服务已经有逾四十年的历史。今年亦不例外,在精心组织下,北京发行集团将驻地的售书服务点打造成代表委员休息时能“充电”的“文化驿站”,以满足代表委员们的阅读需求。

几年前,谈及出版发行与实体书店,听到的总是一片哀鸿声,担心实体书店逐渐消失;现如今,说到北京发行集团的下属书店,听到的却是一路高歌,看到的是生机盎然。王府井书店里的“图书馆”、中国书店(雁翅楼店)的灯火通明、北京图书大厦的智能售书机器人“北新宝宝”……北京发行集团下属的书店各施奇招,为营造“书香京城”添砖加瓦。

“实体书店承担着传播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北京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晓雯心中最为关注的是实体书店的发展。如今,人们阅读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实体书店尤其是老字号书店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实体书店能够回暖复苏、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大前提。这是帮助传统产业重生和升级的大好契机,实体书店要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北京发行集团总经理龙晓雯接受人民网专访

以书为魂 打造复合式文化体验综合体

有人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实体书店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所营造的阅读空间和文化氛围,以及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对于引领全民阅读良好风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实体书店经营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据统计,2018年我国阅读人口增长近3000万,增长幅度达19%。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之一,书店的定位在应时而变,“个性+品质”、“体验+互动”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

书店不再是单纯的阅读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体验综合体。2018年7月,北京市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实体书店的建设、布局提出了具体目标。北京发行集团建立的“图书+”生态体系,延伸了实体书店的功能,让其在跨界融合中焕发新活力。

位于王府井书店六层的王府井图书馆

“我要把这本书借回家去看。”在王府井书店六层的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分馆,一位小学生拿着《我们的中国:写给孩子的中国地理》一边翻看,一边告诉妈妈。2018年7月,王府井新华书店和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合作。读者只需要凭借阅证,在规定范围内自主挑选喜欢的图书,挑选到的书可以由图书馆当场采购收入馆藏,读者随后就可以免费把新书借回家。这种“点单式”的创新服务,将图书馆新书采购权交给读者,让其充分感受既可借书,又可购书的一站式服务。阅读从大众化到定制化,服务从“图书馆、书店端菜”到“读者点单”,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品尝到阅读的乐趣,文化的香甜。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过这样一句话“中关村图书大厦明明是书店,却成了我心中最好的图书馆。那些为书痴狂的青葱岁月,是它陪伴了我。”在高校云集的海淀区,这个阅读港湾启蒙了无数学子。在“书店+沙龙”、“书店+讲座”、“书店+教育”的融合模式下,“第三课堂”、“悦读馆”休闲专区等创新服务令读者点赞。中关村图书大厦总经理年小雷说,如何为读者需求服务,一直是他们经营的重点,“我们一直在加强与读者的情感联系,为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从中国书店雁翅楼店通宵开放营业到王府井书店改造升级,从国内首款语音交互智能售书机器人“北新宝宝”的投放到24小时智慧无人书店走进社区……在受到网络阅读冲击的当下,北京发行集团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拓展业务,将功夫下在实体书店融合发展上,守护了人民精神家园,擦亮了北京文化名片。

化“静”为“动” 重焕古籍善本时代风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中国书店将所积累的丰富的古籍善本重新刊印、付梓。并通过各式活动,让古籍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度焕发活力。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中国书店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抢救、保存珍贵的古籍文献,六十余载寒来暑往,几代中国书店人为了搜求、发掘我国历朝各代珍贵古籍文献,足迹踏遍海内外——元孤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明刊本《四书》,清内府拓本《敬胜斋法帖》等一批珍贵古籍在中国书店员工的努力之下,结束海外漂泊,回到故土。

明抄本《文苑英华》修复前后的对比照

古籍修复是中国书店特有的手艺,修复一本古籍,需要40多道工序,拟定修复方案、配纸、补破、遛口、喷水、捣平、填墨、折页、再次裁切……近七十年来,被尊为“古书医生”的中国书店古书修复技艺传承人凭借着巧夺天工的修复技艺,让数十万部珍本古籍再展光泽。

“真正修补好一本书,所有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 汪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传承人,在中国书店修复古籍30余年,从祖辈起就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他说,尊重纸张、书籍的特点进行修复很重要,以旧还旧,跟古建筑修复是一个道理。

在这些历经沧桑的文化典籍背后,修复师用他们的工匠精神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寻书忘岁月,人莫笑蹉跎。但满邺侯架,宁辞辛苦多。”正如著名学者邓拓先生赋诗,中国书店在我国古籍抢救、保护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中国历代典籍文献重获新生的卓越历程。

正在工作的古籍修复师

再现年画拓印、学习古法造纸、绘制团扇……当古籍和非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书店时,让人感到新鲜和好奇,不少年轻人纷纷“路转粉”。2019年2月,前门东大街的中国书店举办非遗活态体验“书店里过京味年”活动,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传统技艺。店长拿出《百花诗笺谱》,将其精美画作向公众展示,并鼓励大家亲手绘制到团扇的扇面上。严女士已经是店里的老熟客了,她说:“以前就觉得这种书对咱老百姓来说没啥用处。不参与还真不知道古书还是很接地气的嘛!”一笔一划、一点一滴,蕴藏在古籍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出了芬芳又绚烂的花。

“作为北京老字号书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有更多的资源等待我们深挖。”中国书店总经理张晓东说。今年,北京发行集团计划对始建于1920年的“船楼”进行抢救性修复,恢复其历史原貌,打造特色古籍书店,使之成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位于虎坊桥的“船楼”

为读者服务 将好书送到百姓家

“我们离图书大厦远,不能常去看书学习。真是没想到,路这么远,你们还特意把书送过来”。2018年5月,家住延庆区千家店镇的李师傅收到从北京图书大厦送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后,他惊喜又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致谢。

作为新时代经典传习的主阵地,北京发行集团所属北京市新华书店一直承担着中央有关文件、文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的发行任务。为满足社会各界的学习需要,第一时间将党建读物送入读者手中,他们的运输车总是深夜等候在印刷厂门口,将一本本带有“温度”的图书上架。“车轮上的发行人”身影穿梭全市,书店里“党员之家”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那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以载道,读书育人。“请帮我选一些经典好书捎给孩子们。”退休教授张佐友反复交代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店员。这是他第五次参与“带本书,给家乡的孩子”公益活动,在他看来“捐赠知识”意义非凡。北京发行集团作为该活动发起方之一,已连续举办6年。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组织阅读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贫困地区孩子们送上十多万册爱心图书,还援建了多个图书馆改善他们的阅读环境。

作为带有红色基因的国有文化企业,北京发行集团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他们积极配合“一区一书城”北京15分钟便民文化生活服务圈的建设。“校园书苑”的设立、老字号书店改造升级阅读空间、社区阅读文化体验中心成立……京城的阅读坐标日渐增多,好书走进千万人家。

社会效益的热烈反响离不开其经济效益的有力支撑。下属大型书店销售额位居全国前列,新型商超书店、社区书店、交通枢纽店、24小时无人值守店多点开花,遍布京城的集群化图书发行网点布局体系逐步完善。作为国内发行业的风向标,由最初的出版物批发零售业务转型升级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多元经营,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打造了O2O多元服务文化生态圈“北新云网”,同时搭建多位一体的全国出版物集散平台,形成了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发展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之路。

连续多年打造北京书市、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品牌,并开展“十月文学月”、“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等全民阅读活动,每年组织上千场文化活动,年接待中外读者超过1000万人次……为讲好中国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发行集团将以此为重点开展系列活动,精选优秀出版物弘扬主弦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9年对于我们来说,是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实体书店功能的提升、业态的升级、产业的融合、供应链的重构。”龙晓雯说。(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 )


责任编辑:赵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