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财经 > 正文
鲁南财经网

上半年十大消费城市出炉:上海遥遥领先 重庆跻身前三

2020-08-04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泽秀点击:

       在中央要求“持续扩大国内需求”的背景下,提振消费成为各大城市的目标之一。近期,随着各地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相继发布,2020年上半年消费前十强城市排名出炉。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各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城市消费能力10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成都、深圳、苏州、南京、杭州和武汉。这10城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41648亿元,占同期全国消费总量(172256亿元)的24%。

  与2019年相比,上海、北京、成都依旧保持第一、第二和第五名,其余城市的名次出现较大变化。例如,重庆超越广州,排在第三;深圳超越武汉,排在第七;去年超越南京、苏州,排名第八的杭州,今年上半年又被两者赶超,位列第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消费城市排名出现较大变化,除了基本的人口规模因素外,各城市消费总量也与当前的疫情防控有关,还与疫后采取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政策有关联。另外,各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上海、北京稳居前二

  今年上半年,消费冠军之城上海仍然遥遥领先,是目前唯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0亿元的城市。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6.76亿元,尽管比去年同期下降11.2%,但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9.2个百分点。其中,5月上海消费增速由负转正,6月份持续正增长。

  上海今年大手笔推出了横跨5月、6月的“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等重大活动,有力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根据上海市商务委7月8日的通报,“五五购物节”期间,推动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线上交易的成绩更亮眼—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

  北京虽保持了第二的位置,但它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消费跌幅最大的。上半年北京消费增速同比下跌16.30%,最终实现零售总额为5973.3亿元。6月6日,北京启动消费季活动,但仅仅火爆了一周,就因疫情而中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半年北京的消费增速。

  重庆则以5307亿元的成绩进入上半年消费前三强。对于背后的原因,刘向东分析,主要是重庆地处山区,疫情防控做到位的情况下,率先开放零售、餐饮、文旅等活动,而且夜间经济发达,有效拉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而对于去年排在消费榜单前三名的城市—广州,刘向东指出,总体上看,消费总归还是会反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来,预计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松后,广州的消费还会跟上来。

  官方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广州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56元和16073元,而重庆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747元和7989元,均不及广州。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今年上半年,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40.15亿元,排在第六名,反超武汉,与第五名的成都(3691.6亿元)十分接近, 但这一数字与上海、北京、重庆仍有较大的差距。

  刘向东分析,总体上看,消费城市呈现出西升东降和南升北降的特点。除了北、上、广、深本身的消费体量较大外,西南地区的成渝消费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其疫情影响下消费的潜力和政策施策方向有关。

  网上消费逆势增长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前十强城市的消费增速均在负区间运行,杭州、重庆、南京以-6.8%、-7.2%、-7.3%的增速排名居前,武汉以-34.40%的增速垫底。

  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上半年消费增速分别同比下降16.3%、11.2%、10.4%、14.8%,除了广州,其余三个城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四个一线城市外来人口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也偏高,受疫情的冲击较大,从而影响到了消费的增长。

  刘向东也认为,一线城市消费增速降幅较大,与其人口基数较大、疫情防控特别严格有关,特别是与其要求居家隔离的天数和餐饮零售等开业时间早晚有关,而其他城市相比较而言“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压力没那么大,因此在消费增速上略好一些。

  尽管上半年各大城市尚未摆脱消费负增长,但3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了发放消费券、推出夜间消费、开展“网购节”、开发旅游产品等促消费举措,不少地方的消费增速降幅显著收窄。

  付一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以及经济复苏,消费市场会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不过,刘向东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下半年全国消费增速会有序恢复,但要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还有些难度,因而要进一步提振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催生互联网消费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网购消费在消费数据中“一枝独秀”,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譬如,上海上半年网上商店零售额1227.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7.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同时,广州、南京网上消费增速比上海更快。上半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其中网络订餐收入同比增长43.3%;南京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6%,网上商店零售增长36.3%。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移到了线上,推升了网络消费的繁荣。最近几个月很多线下消费场所已经开业了,但是线上消费增速依然保持很好,譬如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一直很火爆。这说明,线上的消费繁荣与线下的复苏并不矛盾,两者可以齐头并进。”付一夫说道。

  付一夫认为,人们并不会因为线下消费场所复苏,就明显缩减线上购物的频次。此外,随着5G商用的全面实现,也会给网络消费,乃至整个消费市场带来新变化。网购的热度有很大希望能够持续下去。

  付一夫建议,应特别重视后疫情时代新消费的重要地位,如直播带货等,着力布局并出台相关的支持方案,以此来推动新消费的健康发展;其次,应注重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发展文旅、会展等产业,继续支持夜间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各地消费的提振。

  刘向东认为,进一步提振消费,还需要继续延续现有的刺激政策,通过减税让利等措施引导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特别是在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新能源汽车需求方面要出台便利化措施,引导居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释放大宗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赵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