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处获悉,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农药利用率达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前不久,农业部亮出了近三年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成绩单,成果令人振奋。
农药减量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农药零增长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国各地自上而下多方面的努力。近三年来,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积极行动,重点发力,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创新工作理念和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围绕“控、替、精、统”技术路线,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模式和多种减量增效技术,加大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力度,成效显著,亮点突出,有力地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提升了农药使用效率。今天本版撷取部分省份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看看他们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有哪些亮点和高招。
吉林航空植保+生物防治促减量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开展航空植保示范推广,2017年投入72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作物病虫害航化作业,在全省榆树、德惠等15个县(市、区)开展水稻、玉米、大豆病虫害航化作业362万亩。在省级航化作业试点项目示范引领下,2017年各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航化作业面积达到664.4万亩。4年来累计航化作业面积达1190万亩。利用直升机、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施药每亩人工成本费为7.5元,仅此一项每亩节约成本7.5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和科学防病治虫水平,积极有效推进了农药减量控害。
2017年投入专项资金8868万元,开展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3300万亩,释放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面积40万亩,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示范面积18万亩。2017年全省生物防治玉米螟覆盖率达到了61.57%,实际防效达71.12%。释放混合赤眼蜂和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改变水稻田间二化螟雌雄性比,减少雌雄蛾交尾率,降低幼虫发生量和减轻危害,实现了无害化控制水稻二化螟,显著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同时,积极开展控药控水示范。2017年在前郭、辉南等6个县(市)开展了控药控水试点项目,落实面积1800亩,设立了化学农药减量试验示范区、生物农药试验示范区、物理防治试验示范区、高效植保机械试验示范区、水稻全程解决方案试验示范区,开展农药降残增效助剂、植物诱导剂等试验示范,集成多项控药、控水技术,落实从种子到作物收获全程低量化植保措施,重点解决一病(虫)一打药、单次用药量过高、滥用药、乱打药等问题。如长春市九台区项目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8%以上,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下降3次,实现节水23%,亩节水160吨。
河南多项农药减量技术协同增效
河南省在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
一是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针对用量较大的一些农药品种,筛选用量小防效高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来替代,可减少农药用量10%~70%。
二是推广全程作物解决方案,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在临颍、清丰、夏邑建立了小麦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并采用健身栽培、施用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措施,比农民自防区每亩用药量减少22.6%~26.3%,每亩增效124元。
三是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农药助剂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农药的协同增效。通过噻苯隆、碧护、海岛素、链蛋白等诱抗剂的施用,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减少农药用量,增加产量;通过激健的施用,提高农药的展布、吸附和渗透能力,降低农药使用量达30%。
四是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2016年,河南省十个示范点进行了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示范。通过包衣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压低土传种传病害及蚜虫的基数,为后期防治减轻压力。种子包衣示范区较非包衣区在用药量减少30%的情况下,纹枯病防效提高17%以上,蚜虫防效提高19%以上,产量提高24%以上。通过示范+观摩带动的方式,推动了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
五是加强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的试验引进。为解决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河南进行大中型喷杆喷雾机、风送式远程喷雾机和农用飞机的作业研究,并试验推广了适宜大型机械进地作业的“宽窄行种植”“预留作业带”“两密一疏”等农机农艺融合种植模式。
三年来全省共建立了1034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193万亩,辐射带动1608多万亩。2017年全省三大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7亿多亩次,比2015年增长57.4%,全省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7.7%。农药使用总量为1.63万吨(折百),比2015年降低7.9%。
浙江创新农药全程管控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农药减量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农药减量取得明显成效,农药使用量从2012年到2016年年均下降5.3%。
浙江省开展农药减量“十百千”工程建设,推进14个农药减量核心样板示范区、100个农药减量示范区、1000个农药减量示范主体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特色农业小镇,选择用药量大、安全风险高的草莓、杨梅、铁皮石斛、杭白菊、茭白、浙贝母等,开展安全风险管控试验示范,推进特色作物科学安全用药。
工作机制进行大胆有益的创新。一是开展“绿色惠农卡”试点。遂昌县整合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打入农户的“绿色惠农卡”,用于按比例补贴农户购买农药等农资及社会化服务等,补贴资金不得提取现金或用于非农支出,实现专款专用。补贴比例向高效低毒环保药剂及诱虫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物资倾斜,引导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同时可实现数据实时上传,真实掌握农药购买使用情况,起到追溯作用。试运行一年多来,“绿色惠农卡”作用发挥明显,得到了各方好评和农户支持。二是研发推广浙江植保在线APP。实现了病虫情报的实时发布、植保专家的在线指导、植保知识的在线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植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全面推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2016年累计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5024吨,回收率达到82.56%。同时,全省多地制定了良药补贴和绿色防控补贴政策,支持高效环保农药和绿色防控产品的推广应用。通过各方面的探索,着力构筑从农药经营、推广引导、使用指导,最后到包装回收的闭合式的农药使用全程管控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整建制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建设约40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示范镇,在这些示范区,统防统治覆盖率可达80%以上,种植散户参与率在90%以上。由此带动了全省统防统治面积每年以100万亩的速度在增长,2016年全省统防统治面积达702万亩。目前,全省共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817个,绿色防控示范面积88.4万亩,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563万亩次,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云南巧用生态防控调动天敌治虫
2015~2017年,云南省农药减量行动亮点突出。建立835个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示范面积250.5万亩,辐射带动3525万亩。核心示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90%,每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1.23%,亩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2017年度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7.3%,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7.45%,分别比2014年提高12个和7个百分点,并涌现出了很多亮点突出的防治典型。
如腾冲县“四诱”+稻鱼稻鸭共栖+烟蚜茧蜂治虫+生物多样性+混间栽绿色防控示范,建成水稻示范区1.51万亩,辐射推广12.5万亩,示范区单产565公斤/亩,辐射区单产537.2公斤/亩,与农民自防区比较亩挽回产量分别为56.6公斤、28.8公斤,累计增产稻谷401.978万公斤,增加产值1125万元;每季减少1次用药,每亩次节本25元。
凤庆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方式,在永和村建立茶叶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色板、性诱剂诱杀成虫+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模式,建成集成配套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核心示范2000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2万亩,春茶亩增加纯收益340元,比农户自防区增150元,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
元江的火龙果实蝇“健身栽培+生态调控技术+实施诱杀技术+优化农药品种组合”绿色防控示范,建立示范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11.05万亩。通过合理修剪,科学施肥,应用免疫诱导技术,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抗病虫能力;主要落实释放天敌和果园生草技术;应用性诱剂、灯光、诱虫带等诱杀害虫成虫;在病虫系统监测的基础上,确定用药品种组合和施药适期。病虫害防控率达98.2%,防控效果达85.8%,虫果率下降66.7%,农药使用量下降23.8%。
黑龙江换喷头提效率集中配药减污染
近几年,黑龙江在全省开展减肥、减药、减除草剂的农业“三减”行动,2016年和2017年示范区面积分别为2000万亩和2500万亩,农业“三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黑龙江省2017年农药用量为5.13万吨,较2014年减少了10.7%。
更换农户自制喷杆式喷雾机的喷头和喷头体,可提高防效,减少农药用量10%~20%,是一项投入少、效果大的减药增效措施。2012、2015、2017年黑龙江省采取省财政补贴50%、农户自筹50%的方式,三次累计更换28.7万套喷头和喷头体,可配置喷杆喷雾机2.6万台(套),覆盖全省74个县(市、区)。农户使用后反响良好,被认为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仅此一项每年可直接减少农药用量1800多吨。
2017年,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飞防作业标准化施药技术的推广。在玉米螟防控中,全程采用赤眼蜂、投射式杀虫灯及高秆喷雾机喷洒Bt等绿色防控技术,玉米田防治玉米螟杜绝施用化学药剂,大力推广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标准化作业。在稻瘟病大面积统防统治中,重点应用了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生物防治技术,是较早实现大面积生物防治稻瘟病的省份。2017年稻瘟病防治面积2033.6万亩,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5139.6万元,统防面积288.4万亩,生物防控面积达到170万亩,占比近60%,减少化学农药153吨,化学防控中单位面积施药量也较常年减少了50%以上。
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克山、肇东、呼兰等地建设了5个集中配药服务站试点,试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和残液回收处理。集中配药服务站配备洗瓶、精量配药及残液无害化处理设备,可承担农药精准配制、废弃包装物清洗回收和农药残液处理、药械清理等多项任务,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农药污染处理体系。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5个集中配药服务站建成后,平均每亩减少农药残液排放0.33L、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0.76个、减少农药浪费10%以上、减少用水量5.4L,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南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药械新产品
近年来,湖南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同步推进“新技术、新方式、新药械、新产品”的“四新”举措,促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第一,大力推广应用十大农药减量技术。即农业生态调控技术、抗性品种应用技术、翻耕灭蛹技术、水稻种子处理与秧苗送稼药技术、二化螟与斜纹夜蛾性诱技术、柑橘大小实蝇与瓜实蝇诱控技术、植物生长调节与免疫诱抗技术、生物农药应用技术、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杂草科学防除技术。2017年,全省二化螟性诱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0万亩次,比上年增长2倍,种子处理技术在湘北实现全覆盖,湘东浏阳、醴陵等地也达到90%以上。
第二,纵深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新方式。着力构建植保部门、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农机企业四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和推行药、机、种、肥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设200个高标准的村级服务站。
第三,大力推广应用新药械。环洞庭湖区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补贴植保无人机500架;另外,省植保站从中央病虫补助资金切块465万元,补助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29台。
第四,全面推广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重新修订了湖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用药推荐名录,对生物农药、高效助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重点产品进行补贴。
2017年,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面积超2000万亩,建成标准化区域服务站300多个。共建立省级水稻、柑橘、蔬菜及葡萄、百合、黄桃等特色经济作物5大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50个,核心示范区面积超过1200万亩。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应用比例90%以上、面积达到1.2亿亩次。农药减量控害助剂推广面积达800万亩次。
山东实施农残治理力推统防统治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药使用大省。近年来,山东省从监测预警、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多方面入手,有力有序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
近三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10亿元,扶持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组织实施农药残留治理等六大工程。先后在荣成、栖霞等18个县(市)进行了耕地农药残留治理试点示范,累计实施面积18.37万亩,辐射带动300余万亩,通过示范推广农残生物修复技术、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高效施药器械等,项目区农药利用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亩均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形成了一套成熟、见效快、可推广的耕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模式。
为推进统防统治,山东省连续8年实施“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建设示范项目”,共投入资金1.45亿元,为710个(次)专业化服务组织配备新型植保机械13746台(套),目前全省专业化防治组织拥有高效植保机械64825台(套),日作业能力达到451万亩,有力提高全省农药利用率。结合“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补助项目”、小麦“一喷三防”等补助项目的实施,扶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服务。2017年全省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7095.44万亩次,有力地提高了防治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平均减少1~2次用药,很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
此外,连续三年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组织实施玉米“一防双减”行动;全省每年蝗虫飞防,全部采用生物药剂防治;财政补助450万元,开展特色小作物农药登记试验,逐步解决乱用药问题。地方也积极行动起来,如青岛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补贴及农药废弃物处理等项目,三年补助5000余万元。
北京“以补代发”推广绿色防控
为推进农药减量,北京市着力探索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以补代发”新型绿色防控产品补贴模式,2017年投入3000万元开展设施蔬菜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技术示范,以引导鼓励农民应用农药减量增效与绿色防控产品。
该项工作以“谁购买使用补贴谁、买多少补多少”为原则,对11个区12万多亩设施蔬菜生产农户、园区、合作社在病虫害防治中实际使用的绿色防控产品进行一定比例的限额补贴,其中天敌产品补贴90%,每亩补贴最高不超过300元;生物农药、理化诱控授粉昆虫产品补贴50%,每亩补贴最高不超过350元;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补贴30%,每亩补贴最高不超过100元。同时开发了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系统,建立了包括补贴对象数据库、处方管理数据库、废弃物回收管理数据库、补贴物资及资金管理数据库等管理模块,为补贴工作提供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该政策提高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积极性。
在大量防控技术研究基础上,北京市创新集成并成功示范推广了一套涵盖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综合防控和产后蔬菜残体无害处理资源化利用等20余项核心技术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同时,通过标准的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应用进行规模化推广。截至目前,全市建立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数量已达88家,总面积超过3.1万亩;建立15个粮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2015~2017年示范区内防治玉米螟累计释放赤眼蜂161.26亿头;建立天敌昆虫防控设施害虫应用示范区8个。
通过高效施药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全市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2%,较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通过生防技术研究,实现了设施蔬菜4大害虫的天敌产品全覆盖。同时,北京市积极探索以招投标的形式开展政府购买统防统治服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至5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至35%。北京市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2015年~2016年分别比2014年减少3%、6%。(来源 :央视网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