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全省发改系统“聚力‘六稳’‘六保’、全力攻坚冲刺”视频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盯紧“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统筹推进“三个坚决”,深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狠抓工程化推进,调整优化“10+4”协调推进体系,压实专班责任,建立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制度、工作成效后评价机制,制定落实“十强”产业专班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各专班、智库、联盟、协会、基金协同发力的格局初步形成。
狠抓“十强”产业集群培育,认定4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60家领军企业,抓细抓实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形成“产业集群+特色园区+领军企业”推进态势和“支撑项目+政策措施”运行机制,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
狠抓优质项目建设,落实“四个一批”要求,重点推动321个省重大项目、500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200个“双招双引”签约项目,配套完善重点项目落地、“五个一”协调推进和“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等“三个机制”,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营造了以优质项目促动能转换的良好局面。举办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累计签约项目118个、总投资1431.6亿元。全省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7.6%,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狠抓三核引领,建立济青烟“三核”联动工作机制,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支持青岛、烟台集中力量打造轨道交通、智能家电、海工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启动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滚动推出104.3平方公里产业净地,面向全球精准招商;加快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建设,济青烟3个片区吸引注册企业2.2万家,上合示范区在建实体类项目25个、总投资300亿元。
狠抓综合保障,加快推动国家政策落地,42项扶持政策已落实28项。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创新发展、动力活力等方面着手,制定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指标体系,为年底综合评估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介绍,上述各项举措集成发力,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有效弥补了落后产能出清和传统产业回落造成的损失。下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狠抓落实,着力构建优良产业生态,进一步提高“三年出初见成效”的质量和成色。
突出产业链条式集群发展。盯紧抓牢“十强”产业,系统谋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和产业生态,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分析,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策划,梳理绘制“产业链图谱”,“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谋划实施一批类似于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中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等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培育一批像海尔、潍柴、浪潮一样的“领航型”企业,持续抓好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45个“雁阵形”集群,分类培育一批千亿级、3000亿级、5000亿级甚至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构建起制造业强省“四梁八柱”。
突出构筑优良产业创新生态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十强”产业各个细分领域,每个领域布局1-2个行业公共创新中心,组织创新型领军企业领衔攻关,突破“卡脖子”瓶颈技术。加快推进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年底前在高端装备、新药创制等领域再新建3-5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分类搭建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10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突出强化“三核”引领作用。完善省市一体推进省会发展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总体方案,集中打造济南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烟台海工装备北方总部等重大平台,突出加快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确保年内每市引进1个以上世界500强企业、2个引擎性项目。支持各市立足自身基础,打造主导产业鲜明、集群优势突出的特色园区,培育形成一批动力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