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宇舟
曾几何时,银行几乎就是精英的代名词——体面的工作,令人羡慕的收入。尤其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拿到银行录取通知的高兴程度不亚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毕竟一个岗位百里挑一。然而近几年,随着利润增速的不断下降,银行竞争日益加剧,银行的薪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或许是行业理性的回归。
中国银行(3.660, -0.01, -0.27%)业杂志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以下简称研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五大行人均薪酬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银行(3.250, -0.01,-0.31%)、建设银行(5.920, -0.01, -0.17%)和工商银行(4.740, 0.01, 0.21%)的人均薪酬较2015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股份制银行中,虽然平安银行(9.430, -0.01, -0.11%)薪酬依然最高,但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降幅最大为11.6%。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长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降薪并不一定是坏事,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不能银行不挣钱还要给员工涨工资,银行员工流动到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反过来刺激银行薪酬制度的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逐年走低。2016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2.83%,同时不良贷款率却在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员工的薪酬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上市银行降薪现象严重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降薪潮就开始在各行各业蔓延,首当其冲的是各大型央企。众达普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2016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示,对中国企业而言,全员普调已经走进调薪历史,企业将只会给核心员工涨薪水。2016年,全员涨薪比例明显下降,半数人员以上涨薪只有18.5%,半数以下人员涨薪占到了29.8%。全行业薪酬的不景气,银行业自然也不能幸免。
研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五大行人均薪酬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人均薪酬较2015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在员工薪酬减少的同时,人员的流失情况也不再是个案,2016年上半年,五大行员工人数较2015年末均有缩减,共减少员工25837人。
股份制银行中,虽然平安银行薪酬依然最高,但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降幅最大,降幅为11.6%。仅有三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人均薪酬较上一年同期略有增加。
在员工方面,光大银行(4.200, -0.02, -0.47%)、兴业银行(16.550, 0.00, 0.00%)、浦发银行(16.350, 0.01, 0.06%)、民生银行(8.850, -0.01, -0.11%)、招商银行(19.040, 0.01, 0.05%)均存在不同情况的人员减少现象。其中,招商银行减员幅度最大,从2015年末的76192人减少为68424人。中信银行(6.740, -0.02, -0.30%)、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11.460, -0.01, -0.09%)则呈现了人员微增现象。
上市城商行方面,员工的日子显然比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要“滋润”一些。研报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5年,11家上市城商行员工平均成本年均增长22.24%,与银行利润增速大致相当。以宁波银行(18.130, 0.02, 0.11%)为例,其2015年末在岗员工为9643人,同比增长了27.3%,员工总成本为36.36亿元,上升了44.04%。
而随着城商行业务的不断增长,员工平均薪酬以及绩效奖金总额不断增加。各上市城商行平均员工薪酬也从2012年的25.88万元涨至2015年的35.55万元,三年内就增长了37.34%,高薪酬傲视各大行业,也将其他银行甩在身后。
“金饭碗”吸引力不再
薪酬减少、压力增加、工作乏味,银行的“金饭碗”吸引力不再,许多银行人士纷纷选择主动离开。就职于某农商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日已经在着手找其他工作,其所在部门属于中台,主要负责流程合规和应付各种检查,这样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与前台工作不同,无法积累自己的人脉,即便跳槽,也没有特长与其他人竞争,转岗无望只能选择离开。
有目共睹的是,自2015年开始,银行员工转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同样不在少数,某上市银行小李近日就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方给出了极为诱人的职位和薪酬,而对方看中他的则是银行信贷业务较为熟络的圈子。
杨长汉告诉本报记者,银行员工的离职潮从一定程度上讲会给银行的业务稳定带来影响,但是也会让行业反思目前的薪酬体系是否健康,如果能够让行业加以重视,重新构建适当的薪酬体系,那么人才还是会回流的。
董希淼认为,近年来传统的薪酬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积极地改进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迫在眉睫。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采取市场化的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
如果说主动离开是员工出于职业发展的意愿,那么也有一些员工出走是因为银行薪酬降低难以接受。在2017年春节后,某上市银行被爆过年只给员工发了1.5元的年终奖,并最终导致部分员工离职。
对此,该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回应表示,该行出于改革阵痛期,一部分非零售条线的员工需要转去做零售,需要考取理财规划师、保险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职业方向会发生较大改变。
该负责人士同时对银行将大面积裁员的传言予以了否认。他表示,公司会对涉及调整的人员进行分流,分流不限于银行内部,还包括分流到集团或其他兄弟子公司。“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都是金融行业跳槽的高峰期,如果考虑到这期间主动离职造成的自然脱落,影响的范围不会太大。我们希望员工流失率与每年正常的自然脱落率持平。”
高管薪酬应强化信披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指出,2015年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和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发生银行高管离职,投身互联网金融公司、民营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
对此,有超过三成被调查的银行家认为,促使这些银行高管离职投身其他金融机构的原因是银行高管个人出走体制,挑战更市场化领域的意愿。同样有三成的银行家认为银行盈利能力明显下降,高层工作压力大是高管出走的重要原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上市银行对于高管薪酬都会进行相关披露,但研报认为,上市城商行中,高管薪酬的很大一部分隐性收入无法在年报中显现,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投资人很难判断高管薪酬是否合理,是否有损股东权益。
研报认为,应该强化信息披露,健全高管薪酬监督管理制度,高管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往往加大在职消费,而当年年报披露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高端的薪资福利,造成年报数据披露的假象。因此建议强制要求披露高管薪酬结构表,并建立健全且具有强制执行力、独立性的城商行薪酬管理委员会,对当期银行综合业绩和前期薪酬进行合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