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旅游 家居 母婴 物业 教育 商家消费

国际学校这么火热 孩子的国情教育谁来负责?

教育 时间:2018-04-28 10:56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 新浪博客
[导读] 当前,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希望他们将来考入国外优质高校,成为国际化人才。这事本无可非议,但一些国际学校却没有按相关法律、政策要求开设基本的国情教育课程,令就读的学生对国情知识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在被问及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土面积时

 当前,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希望他们将来考入国外优质高校,成为国际化人才。这事本无可非议,但一些国际学校却没有按相关法律、政策要求开设基本的国情教育课程,令就读的学生对国情知识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在被问及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土面积时竟然一脸茫然。这种情形令人担忧。

图片源自网络图片源自网络

  无论什么形式的教育,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按规定,我国除仅允许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境外独资国际学校外,其他类型的国际学校都属于中外合作办学性质,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国务院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按照中国对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要求,开设关于宪法、法律、公民道德、国情等内容的课程。而事实上,一些国际学校盲目引进国外教材、课程,而对中国基本国情教育课程则是少开、不开或仅停留在课表上。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对国际学校的审核主要停留在招生规模上,对课程的审核和监管存在缺位,仅仅通过例行听课或检查课表来落实监督。有的学校甚至准备了两张课表,一张是应付检查用的,一张是实际上课用的。

  国情教育在一些国际学校被淡化,一个根本原因是学生家长对此不重视。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知识技能教育,缺乏国情教育意识,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国际人才”。这种心理传递到学校,更强化了校方对这类教育的淡化。殊不知,近年来中国优秀人才在国际人力资源市场上日益受到青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发展前景广阔,是因为中国人熟悉中国的事儿。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国家认同感都很重要。缺乏国情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不完整的。在任何一个国家,国情教育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融入文学、历史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以英国为例,小学会借英格兰队参加世界杯的时机,让孩子手持亲手制作的国旗,唱着国歌收看比赛。我们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的同时,也应充分借鉴他们先进的国情和国家认同感教育方法,否则就有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之嫌。(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 )

    责任编辑:赵怀朴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鲁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鲁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鲁南财经网无关。4、鲁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首页 | 财经 | 三农 | 金融 | 理财 | 商业 | 网络头条 | 消费 | 资讯 | 证券

    Copyright © lunancj.com2017-2019 版权所有 鲁南财经网 工信部鲁ICP备17033825号 公安部网备37048102006105号 技术支持:秀站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内容合作 |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