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枣庄,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种印象——“三角花园一盏灯,半包瓜子吃满城”。当时,三角花园仅有的一盏灯,成了枣庄的亮点。如今,高楼大厦公园广场,老百姓生活变了样。
上世纪90年代设计缺乏长远规划
今年50多岁的刘峰吉现在是市中区住建局的一位副局长,1990年当时20多岁的他从上海建材学院毕业,来到了市中区建筑设计院工作。“当时城区主要集中在老枣庄矿附近,上世纪80年代虽然这里是市中心,但多数商业建筑都为四层小楼,老百姓的房子多以平房为主。”刘峰吉回忆道。
上班后,刘峰吉接了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三角花园的三江大厦。三江大厦由平房扩建成四层小楼,又要在东边加高变成高层。“十多层楼的建筑在当时可能是枣庄商业建筑第一个,而且还用了上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灌注桩基础法进行建造,本地人不会施工就请了外地建筑队,还聘请了省建筑院的专家来进行指导。”刘峰吉说道。
尽管有高楼,但那时候对于规划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建筑退线不像现在那么严格,当时君山路的退界就小了,导致现在建筑物离君山路太近,建筑物前面没法停车。“你看现在的中央广场建筑物离路沿石多远,前面停车也方便,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观念认识还不行,思想还是不开放,有空地就要建楼。”刘峰吉说。
公园山水相间 高楼拔地而起
2007年左右,刘峰吉和他的团队又开始设计和规划东湖公园。这次规划设计吸取了以前城市规划的教训,思想更加解放。该团队中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表示,“当时邀请了全国3家知名设计院对东湖公园进行了规划,比设计三江大厦的方案制定得更科学,更强调把山水园林等大自然的东西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让城市在山水之间。当时还有乡镇送来的一些树木,也成了规划建设中的亮点,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树木和石头,让市民在游玩中感觉更加亲切,规划、建设更加人性化。”
家住商城附近的李先生,退休后果断在东湖公园附近买了套房子。没事的时候李先生就沿着510亩的湖面转转,再到乒乓球台前打上两局,锻炼了身体心里也特别高兴。谈起城市的变化,李先生由衷地赞叹道:“上世纪80年代,我骑着‘28自行车’也就十多分钟就把整个城市逛完了,那时候大街上的房子高点的是4层小楼,老百姓都住平房,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商城附近,你再看看现在到处都是高层居民楼,商业楼很多都是二三十层,不仅有高楼还有光明广场、东湖公园和矿山公园等景观园林,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是我们这些老年人想象不到的,比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呀。”老人自豪地说。
城区人口增加 居住条件改善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1985年老城区人口32.8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5万人。2018年以来,老城区先后实施了青檀南北路续建工程,利民路、泰山北路、兴华路等道路也已完成改造,谷山路、建华西路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据悉,22条背街小巷已全部完工。
同时,共实施三角花园东南片区、大官庄、前岭等10余个棚改项目,征收房屋2000余户,实现回迁安置1000余套。现在老城区城区人口31.2万人,面积52平方公里,道路总面积1183万平方米,长度471.5公里,桥梁数26座。城区建设得好,吸引更多人安家落户,公园广场的建设,如同居民家的后花园,使得居民锻炼身体更方便,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更惬意。(来源:枣庄新闻网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