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1749亿定增或按暂停键 长期利好二级市场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在此方面,涉及的上市公司达86家,共计划定增募资1749亿元。目前,兴业证券(7.950, -0.08, -1.00%)已为此终止筹划定增,应流股份(19.570, -0.25, -1.26%)也公告拟修改相关定增方案。而这,还只是再融资市场变局的开始。
“定增市场最大的套利空间就是发行价与二级市场股价的价差,而今,再融资新规仅保留‘发行期首日’一个选项作为定价基准日,直接将该套利空间熨平。”北京一私募人士指出,突出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约束作用,无疑是新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地方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再融资新规意在遏制随意“圈钱”、限制“不缺钱”定增,改善定价机制,将有助于融资行为正本清源,引导上市公司更加合理地规划融资需求,压缩定价套利空间,避免频繁融资带来的资金闲置和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采用了“疏堵结合”的做法,再融资新规将有利于改善融资结构。
短期看,新规对于现存非公开发行预案影响可控,中长期将对上市公司融资冲动形成约束,同时可缓解二级市场解禁冲击、缓解扩容压力,挤出定增逐利资金,长期将利好二级市场。
中国证券报:再融资新规促进融资结构平衡 优质公司价值凸显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指出,再融资新规出台正当其时,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趋势。部分企业上市后不安于主业发展,而是倾心于资本运作,沉迷于资本套利,更有甚者滥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进入赚取息差的类金融领域,不仅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环境,更使得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转型主导力量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反而抑制了企业创新、创业和创造的基本动力。新规实施后,依赖过度融资和短期套利的盈利模式将失去生存基础,而优质、务实和坚持实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将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支持。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再融资新规将对二级市场构成中长期利好。
去年A股再融资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远远超过IPO融资规模,定向增发一直是再融资的主流品种。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有助于改善一二级市场的资金结构,减少相关的扰动影响。
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理顺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减少套利空间,有助于减少利用定向增发制造概念题材的投机炒作,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券日报:再融资新政将挤出套利资金 减少利益输送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此外,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将有助于挤出囤积在一级市场的定增逐利资金,优化市场资金配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品种以市场约束为主,主要面向有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的特定投资者,因此发行门槛较低,行政约束相对宽松,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自董事会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投资者往往偏重发行价格相比市价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长性和内在投资价值。过分关注价差会造成资金流向以短期逐利为目标,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长期资本的形成。发行期首日定价机制下,底价相较于现价的折价空间压缩,定增市场整体的折价率将明显下行,高折价率的定增套利机会将减少,定增市场投资将更加注重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利于市场长期发展。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场约有500单现金定价类非公开发行项目(含重大资产重组募集配套资金),平均定价折让水平达40%(即发行价为当时市价的60%)。这些项目中,约一半都有大股东参与认购,平均认购比例为60%。剩余没有大股东参与认购的项目,发行对象也多为关联方或战略投资者。对于定价类非公开发行中潜在的利益输送,近年来有较多的质疑之声。因此,采用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能够有效降低定价类非公开发行项目的定价折让水平,减少利益输送,从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证券时报:再融资新政给“激劣扬优”再添把火
此次出台的再融资新政,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纠偏,促资金脱虚向实。一方面,以发行期首日为定价基准日,打破简单的“价差”投资逻辑基础,使投资者回归到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的理念上来,让优质公司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扭转以往炒小、炒新、炒差的投机风气;另一方面,限制融资频率、融资规模,鼓励支持优质公司选择差异化融资方式募集资金,同时也鼓励其他公司通过改善自身基本面情况获得融资通道,减小对市场的融资压力。此外,作为保荐机构和承销商,券商投行在再融资方面的策略也将出现调整,未来投行的竞争将从目前集中在项目承揽阶段的粗放式竞争回归本源,转变成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销售能力的竞争,券商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强者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