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伊雪 北京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2月20日,已有金宇车城(20.600, 0.00, 0.00%)(000803.SZ)、正邦科技(6.500, -0.13, -1.96%)(002157.SZ)等14家上市公司拟调整方案或终止原募资方案。其中,金宇车城、陕国投A(6.470, 0.00, 0.00%)等10家上市公司拟对原方案根据再融资新规进行调整,华邦健康、多氟多(27.890, 1.03, 3.83%)等4家上市公司由于不满足两次募资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而终止非公开发行方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再融资新规的影响正在市场各个层面发酵。
“新规发布当晚,公司高管就与相关中介机构讨论如何修改方案以符合新规要求。”2月20日,江浙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王姓负责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而其所在的上市公司在近期刚刚发布了再融资预案。
“早在一个多礼拜前就对此次有关再融资新政条例有所预期,我们的团队也一直紧跟着市场中有关政策的分析导向。”上述创业板公司王姓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但即便如此,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中,也让其忙碌到“累觉不爱”。
在这两天时间中,忙碌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仅仅在上市公司层面,2月20日,已有应流股份(19.380, 0.23, 1.20%)(603308.SZ)、博云新材(13.060, -0.36, -2.68%)(002297.SZ)、航天发展(000547.SZ)、永安林业(15.440, 0.00, 0.00%)(000663.SZ)等数家上市公司公告表示因再融资新规拟调整原方案。而据有关数据统计,已披露定增预案但未获得证监会受理的上市公司或超200家,而这些公司中则因为新规的到来而面临修改方案甚至放弃再融者则不在少数。
忙碌的周末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其中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募资规模、频率及定价方式均做出要求。
根据新规,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应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首日;在规模上,拟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另外,上市公司再融资事项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
“新规发布的第一时间,我正在和投行团队开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规则,我们马上中断了会议的既定内容,开始就有关新规进行讨论,”上述王姓负责人士在电话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当时看到对于增发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20%这一条就几乎懵过去。”
据王姓负责人介绍,其所在企业此次增发股票换取部分资产注入同时进行配套募资,按照之前其测算的比例,此次发行股票的比例则超过了20%。
“看到这一条后,当时有投行人士提出是否能够分步进行的可能性,即定增注资与配套融资分步进行,但存在的疑问又在于定增注资和配套融资的时间间隔是否要满足18个月的间隔。”王姓负责人坦言,当时政策细则尚未明细,但其与其团队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实际上,对当晚新政要点颁布后,对于有关要点实施细则的揣测几乎成为当晚资本市场圈内的一个焦点话题。
中信建投一位并购人士则对记者表示,由于2月17日发布的政策对于并购重组中配套融资的信息并不明确,“当晚一直在与同行交流讨论,也对于规定中20%规模的界定和时间间隔等问题尚不明细。”
2月18日,星期六(18.360, 0.09, 0.49%)。
虽然是法定休假日,但王姓负责人士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做好休息的打算。在前一天晚上,其所雇的投行团队已经开始向监管层的有关知情人士核实有关规定落地的细则和执行的底线,而他则在焦急地等待有关结果。
“当天晚些时候,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说因为增发股票换取资产涉及到重大资产重组,是归口在证监会上市部审核,而此次新政主要执行是证监会的发行部,其目的主要是监管市场的融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配套融资部分不超过发行前的20%股份就没问题,就算要分步进行注资和募资,其间也不受18个月期限的限制。”王姓负责人坦言,就此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但应涉及到定价机制的改变,部分方案可能涉及到微调:“星期一,我将和我的团队赶到北京,继续就我们此次定增的事情与监管层以及投行团队进行进一步沟通,将进一步核实有关细则规定以及监管口径。”
对于王姓负责人而言,这个忙碌的周末虽然最后可能只是“虚惊一场”,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则运气就不见得如此之好。
再融资新规出台后,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对原资产重组方案或再融资方案进行修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2月20日,已有金宇车城(000803.SZ)、正邦科技(002157.SZ)等14家上市公司拟调整方案或终止原募资方案。其中,金宇车城、陕国投A等10家上市公司拟对原方案根据再融资新规进行调整,华邦健康、多氟多等4家上市公司由于不满足两次募资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而终止非公开发行方案。
“大浪”淘“沙”
在过去的一个周末中,悬着一颗心的除了涉及定增的上市公司以及负责项目的中介投行外,各大证券分析师和包括公募、私募基金在内的众多投资机构也同样忙碌不已,作为再融资市场的投资参与者们,随着定增的定价机制的改变以及定增条件的苛刻,政策红利是否进一步削弱,自己看好的定增项目是否面临变局,成为了这一批人关注的焦点。
长沙鼎钧资本合伙人杨焕告诉记者,上周末其参与了招商证券(17.190, 0.08, 0.47%)、国泰君安(19.620, 0.08, 0.41%)和华泰三场针对再融资新政解读的电话会议。
“周日下午,在公司例行周会上,公司几个合伙人还花了三小时讨论再融资新政出台后对市场格局的影响。”杨焕说。
而北京一家私募老总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其关注点在于新规明确取消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此前市场上占比超过九成的定增是以董事会决议日为定价基准日的,新规后不允许董事会决议日和股东大会决议日作为定价基准日,这将极大影响到定增的套利空间。也将影响到此后投资机构判断参与定增的方式。”上述私募老总坦言,这将进一步考验一个投资机构真正的定增投资能力,而对于之前仅仅依靠定增折价而套利的机构冲击会很大。
“对于定增的投资者而言,新政的颁布将逐渐应了资本市场那句老话:潮水褪去,裸泳者现。”上述私募老总表示,有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将继续在市场中游刃有余,而依靠制度红利者则将进一步被市场淘汰。
此外,对于此次新规的要求,更有多位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严苛,但在预期之内。
“不算超预期,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再融资批文发放速度减缓,以及窗口指导的动向看,对于再融资新规的要求,市场便已经有所预期。”上海一位专做定增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对于新规的具体条款有心理准备,但新规落地时间要早于此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