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监会对内地保险牌照下发的严格把控,对于迟迟拿不到筹建批复的内地资本而言,南下赴港揽获一张保险牌照,或正成为一种“风潮”。
保监会严把“牌照关”,专家:保险业隐形门槛已提高
蓝鲸财经梳理统计,2017年保监会共批复了北京人寿、人民养老、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国宝人寿、融盛财险在内的6家保险公司筹建的申请,且筹建批复均集中在1月份和2月份,之后的10个月里,保监会一直保持着“零牌照”下发的记录。与2016年全年获批筹建22家保险机构相比,2017年的牌照下发数量可谓“锐减”。
随着进入保险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监管层也在持续加强对新筹建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多方面的严格审查,仅2017年前两个月,就有包括正佳人寿、福泰财险、福康人寿、中阿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因经营定位不明确、股东或拟任高管资质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等原因申请牌照被拒之门外。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蓝鲸财经表示,内地资本涌向香港保险牌照,同内地保险牌照难拿有所关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朱俊生也持有相同观点,其认为,去年以来,有不少内地资本去香港寻求保险牌照,形成风潮,这同内地收紧保险牌照下发有关,“我们预计,接下来也不会有太多牌照下发”,在朱俊生看来,资本转向追逐香港保险牌照,同内地监管环境改变、市场准入更加严格及限制牌照数量有关,“目前,隐形门槛提高很多”。
而在内地牌照获批“节流”的情况之下,内地资本纷纷寻求其他方式“曲线救国”,其中,就包括把诉求转向于香港保险市场的牌照。
老牌外资险企纷纷出售香港保险业务,内地资金成“接盘侠”
值得关注的是,在内地牌照审批收紧之际,外资险企却正在谋求出售其香港保险业务。日前,媒体报道,有消息透露称,美国大都会人寿或拟作价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在香港保险市场的业务,接盘方较大概率是内资企业。同时消息还声称,大都会香港业务的内在价值约为4亿美元,此次为溢价出售,同时,出售业务中并不包括大都会在韩国、日本开展的相关保险业务。
其实,早从去年开始,香港的部分老牌保险公司就开始有所动作。2017年8月,云峰金融集团下发关于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显示,云锋金融联合新浪、巨人投资(香港)、蚂蚁金服、觅优国际等7家投资者拟出资131亿港元的方式收购美国万通保险的亚洲保险业务,在此次交易中,云峰金融集团占比60%,为实际控股方。
无独有偶的是在一个月之后,坊间传出法国安盛保险计划出售旗下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将精力放在增长更快的亚洲业务上的消息。消息还透露此次出售吸引了包括多家保险公司、地产公司和投资集团参与竞标。
而在去年的更早之前,英国英杰华(香港)公司曾在其官网披露,表示已经与腾讯、高瓴资本达成协议,在香港发展一家保险公司,并专注于数字保险领域。公告还显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高瓴资本和腾讯分别收购英杰华(香港)40%、20%的股权。
福建泰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以106亿港元收购香港大新金融集团旗下的大新人寿和大新保险服务公司以及澳门人寿的全部股权。
3月份,恒安标准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关于收购标准人寿保险(亚洲)有限公司100%股本的公告,二者分别为英国标准人寿的合资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
纵观以上不难发现,出售香港保险业务的多为百年老牌险企。
多层次寻求合作,内资外资形成“利益共同体”
对于香港百年老牌险企出售业务或股权的原因,市场上多有猜测,有媒体甚至指出,或与监管层收紧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香港保险热“退烧”相关。
对此,蓝鲸财经查阅数据,以美国大都会人寿为例,根据大都会人寿最新披露的2017年三季报,截至三季度末,大都会人寿营业总收入463.15亿美元,同比下降3.42%;利润总额24.82亿美元,同比亏损55.05%;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来看,2017年一季度美国大都会亚洲区营业收入27.86亿美元,收入占总比17.12%;二季度亚洲区营业收入55.6亿美元,占总比16.59%;三季度亚洲区营业收入84.87亿美元,占总比18.32%。
总体来看,香港保险热“退烧”环境下,美国大都会人寿在亚洲地区的寿险业务进展并未收到太大影响,除利润总水平下降之外,其2017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波动幅度不大。
在业务水平未受到大幅冲击影响之下,老牌险企为何出出售香港保险业务,朱俊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外资险企出售香港业务与监管之下“香港保险退烧”或并无太大关系。这类出售香港保险业务的老牌外资险企,在大陆往往也有布局,由于内地对寿险业务有一定限制,外资险企多以合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因合资股权比例不能超过51%,目前呈现的,多是各占50%的持股比例情况。“这也导致这些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受到业务开展范围和地域的限制,外资险企在内地业务发展都较为一般,业绩平平”。
通过出售香港保险业务,采取新的合作方式,或许能改变外资险企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困局”。朱俊生指出,很多上百年的老牌险企,出售香港保险业务并不代表自身完全退出香港市场,更多是希望采取新的方式与内资合作,“这也可能是今后的主流方式”。
从去年内资在香港保险业务的收购上看,蓝鲸财经发现,云峰金融联合收购万通亚洲的过程中,云峰金融共出资78.6亿港元,以单期票据或现金方式支付26.6亿港元,剩余52亿港元则以发行对价股的方式支付,每对价股6.5港元,合计向万通发行8亿股,在此次交易完成之后,美国万通将持有云峰金融24.82%的股权,成为云峰第二大股东。其余7家收购方则以现金方式出资。
而高瓴资本和腾讯通过分别收购英杰华(香港)40%、20%的股权形式形成合作。泰禾投资则在收购大新人寿、大新保险服务和澳门人寿的同时,与大新金融旗下的大新银行签订了15年的独家银保协议。
无论是通过股权置换还是收购部分股权亦或是达成业务线协同合作,内资收购方和香港老牌险企事实上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香港或成内资“出海”第一站,资本迈入香港保险业仍有“短板”需警惕
事实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具有天然的优势,随着两地互联互通的加强,以及“深港通”、“沪港通”的运作,香港已然成为内资“出海”的第一站。加上此前部分内地企业大肆并购收购海外资产,监管部门不断强调要“理性对外投资”,并加强对资本出海的监管,香港的“迂回”作用或进一步彰显。
2017年5月,中国保监会与香港保险监理处在京签署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框架协议;8月,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赴港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双方对内地与香港保险市场发展与合作、两地偿付能力等效评估以及“保险互联互通”等议题交换了意见。两地保险业的互通互联正在持续推进。
对于内资资本抢筹香港保险牌照,朱俊生认为香港位置特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保险资金想走向海外市场,“第一站”、“排头兵”往往是香港市场。内资“抢滩”香港保险市场,外资寻求新的合作方式谋求发展,而对于“一进一出”是否存在风险,朱俊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外资并不是完全退出香港市场,不会有太多的潜在风险,香港法制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外资有外资的诉求、内资有内资的诉求,若各方利益关切点达成一致,则属于市场交易行为,反而能够促进各方的利益。”
宋清辉则表示:“资本抢筹香港保险牌照,意在通过产业链布局,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目前,想要进入保险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能够获得牌照,风险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缺乏创意型人才、缺乏对商业模式变革的深刻理解,或是在此过程中的短板。”(来源:蓝鲸传媒 编辑 单钰涵 责编 赵怀朴 )